1 United Athle T-Shirt, Polo, Sweatshirt And Jacket 1
s
會員區 | Profile | Active Topics | Members | Private Message's | Search | FAQ
 All Forums
 Snooker.com.hk 《桌球論壇》
 二手 cue 買賣
 Snooker 入門篇(繁體) - 3 (original from lklalex)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Printer Friendly
Author Previous Topic Topic Next Topic  

JK47
隊長級會員

Brazil



Posts 5691

Posted - 18.10.2006 :  21:11:38  Show Profile Send JK47 a Private Message  Reply with Quote
斯諾克,從入門到精通 三

最初想寫這篇東西是源於看了很多朋友的討論,總體感覺非常熱情投入,但不系統,缺乏深度.於是有股沖動想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和體會拿來與大家分享,可越往后寫思維愈發混亂,時隔多年,當初跟我一起練球的朋友們現今也不知身在何方,自己一個人委實有點迷茫.全憑回憶當初練球的經歷,心得和遇到的困難,一字字的琢磨.早上起床后幾欲放棄將此文寫下去的念頭.嘿嘿.看來干什麼事情都必須有恆心才行.讓我感到幸運和開心的是有這麼多熱心的朋友支持,幫助我,使我堅定了把它寫完的信念.再次的感謝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繼續幫助我,共同來完成這篇文章.謝謝.

前兩天我們分別談到斯諾克正確的姿勢,運杆,出杆以及一些基本的訓練,相信對初接觸這項運動的朋友會有一些幫助,希望大家在學習新內容同時一定要牢記以前學過的知識點.因為所有以后接觸到的東西全部是建立在這些基礎之上的.斯諾克包含的技術,思想,乃至理念實在博大精深.大家現在看到的隻是一些皮毛而已,不過沒關系,凡事都是從簡到難,由淺入深的,既然我們已經初窺門庭,隻要少走,不走彎路,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善於思考,假以時日一定會有所成就.從今天起,我們接觸到的將是一個全新的斯諾境界.


入門篇 三 基本槍法


說到槍法,有個小故事,那是我剛接觸斯諾克的時候,有一天在球房看人打球(那時候沒錢,斯諾克的收費很貴我想大家都深有體會吧.嘿嘿).現在看來,那次的觀摩成了我斯諾生涯的一個轉折.當時自己根本不懂什麼是斯諾克,隻會一些簡單的高杆低杆打法,可以說是地道的門外漢.所以在台上的球手打出一個遠距離的縮杆后,當母球在台面上劃出一道優美弧線的瞬間,我徹底被征服了.完全的喜歡上了她.以至幾年后有朋友問我初戀是誰,我居然情不自禁的說Snooker.嘿嘿.接下來的故事發展我想大家都猜到了.結束后我纏著那個球手一定要他教我打球,軟磨硬泡之下,他給了我一個人名字和地址(這個人是誰原諒偶賣個關子.暫時保密.嘿嘿),於是便開始了我漫長,艱辛卻充滿快樂的練球生涯.


ft,好象又扯遠了.別著急.這就開始...


母球的擊點:



大家都知道,控制母球走到自己理想中位置是kao杆法和力度來實現的,不同的杆法是根據球杆擊打母球不同位置而產生的.那麼母球上究竟有多少個擊點又究竟可以產生多少種杆法呢?



理論上有N個擊點可以產生N種槍法(N?1K).我想有人該罵我了,嘿嘿.
所以當我看到很多教材上說可以把母球象鐘表一樣分成十幾個點雲雲的時候,偶也在罵.的確,母球細分的話至少會產生二十個以上撞點.但,有些擊點幾乎是用不到,而且也無法擊打的那麼精確,同時產生的效果也不會非常明顯.所以,為了讓我們的思路變的清晰簡單透徹點,希望大家接受下面幾個概念.



1.母球有很多擊點會產生很多效果.但最基本的槍法隻有五種.
2.中杆,高杆,低杆,中高杆,中低杆.(偏杆下塞的打法本節暫不討論)
3.所有的基本槍法都發生在母球垂直台面的中線上.
4.凡是擊點不在母球豎中線以內都會產生偏塞.亦就是向左向右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等旋轉.
5.偏塞的概念隻有在母球吃庫后才可以完全實現.也就是說,母球在不吃庫的情況下是沒必要用偏杆下塞的.


(鑒於這個問題最近爭議很多,所以隻好將此段內容修正一下,那就是---\"母球不吃庫真的沒必要下偏塞.\"塞是一定需要練的,尤其是定位塞.,初學者不要走進塞的誤區,盲目追求下塞,下塞是種非常被動的槍法,在走位不細膩,需要矯正,防守或者打定點球位的時候才會使用.盡管有時候看起來很花俏.此段內容無科學根據,純粹個人看法,請謹慎)


概念理解:使用以上五種基本杆法完全可以控制母球走至台面任何位置.所需要的隻是杆高一點或低一點.也就是說,當你面對的角度距離不同時,適當調整母球擊點的高低而不是下偏塞來達到母球走位的目的.



下面詳細講解各種杆法下母球擊打目標球后與目標球所產生的分離角關系(理工科專業成績優良者可略過不看)
1.非直線球.



中杆 最基本杆法,大多數擊打情況下首選杆法.理由,擊點厚實,走球不飄.分離角度為九十度(根據發力大小和距離遠近角度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需要自己細心體會)擊點位置,目測到母球中心稍偏下方.通常眼睛看到的母球中心點實際上要高出一點.
高杆 常用杆法,使用時母球會產生向前的旋轉,分離角度為銳角.杆越高發力越大分離角度越小.
中高杆 常用杆法,中杆與高杆之間位置統稱中高杆,根據擊點高低不同發生原理同上
低杆 常用杆法,使用時母球會產生向后的旋轉,分離角度為鈍角.杆越低發力越大分離角度越大.
中低杆 常用杆法,中杆與低杆之間位置統稱中低杆,根據擊點高低不同發生原理同上



2.直線球.



所有基本杆法使用在直線球時均無分離角.依杆法的不同在同一軌跡上產生同向或反向的直線或直線延伸運動.\"平角算不算分離角?:)\"
由於本節內容比較抽象,再加上本人講解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大量的課后實踐與討論來實現.



基本的杆法概念到這裡就暫告一段落,如想完全掌握並熟練運用以上杆法需要大量的練習和思考.關於偏杆下塞目前不需要學習,我會在以后的文章中詳細講解.


明白了基本槍法的道理之后就需要具體的實施這些槍法,很多球友對杆法已經相當熟知,那麼如何行之有效的練習和使用這些槍法呢?



基本功訓練:
五分點(參見本人:斯諾克,從入門到精通 二):在要求高低杆雙落的同時增加中高,中低杆的訓練,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蹬杆.這個時候可以利用粉球來增加練習樂趣.
中高杆蹬位:利用中高杆法,注意.是杆法而不是力度,也就是說在練習這種杆法的時候每一杆的發力應該是一樣的.隻是在擊球點上尋求高或者低的變化.將目標球擊進袋后母球向前蹬一個球位,兩個球位,依此類推.直到你能控制母球蹬到任何你假想擊打粉球的位置.
中低杆蹬位:練習方法,要求同上.不同的是方向:)
採用以上方法訓練時均需將杆拉滿,也就是杆頭拉至姆指架橋處.這樣可以保証每杆的力度大致相同.


難點:注意擊打的位置,蹬杆練習時擊點位置稍高或低產生的效果都會不同.


淺談發力及穿透力:


斯諾克和很多體育運動一樣,是力與美的結合,斯諾克的力量控制尤為精細.怎樣的發力能達到穿透母球的效果,什麼是穿透母球又如何通過有效的訓練來實現呢?



首先,斯諾克的發力一定是純小臂發力的結果,曾經跟天才老弟討論過有關腕力和臂力的關系.為什麼一定是純小臂發力呢?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手腕遠沒有小臂好控制,也就是說,手腕的活動范圍太大,太靈活.小范圍的球有時候單純依賴小臂發力會顯的很僵硬,這時候會借助手腕的靈活性,但中遠距離球如果想打的很准力量控制很好隻能kao小臂控制出杆來保持穩定性.而斯諾克的制勝關鍵就是力度和准度的控制.
有朋友會說很多國際知名選手都用腕力打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除了Jimmy White,Peter Ebdon外其他均無大的作為,可能我的話有點過於絕對,但小臂由於容易固定所以已經被絕大多數選手採用的事實已經成為依據,至於個別選手依然用腕力打球是跟他們的習慣分不開的.而且,有朋友可能沒有理解真正意義上的腕力與臂力的區別.所謂臂力是指小臂帶動手腕發力,並不是說使用純小臂發力時手腕是僵硬紋絲不動的,但嚴格的控制是一定而且必須的.

穿透力同樣是純小臂發力的結果,在這裡,我有一個小小的經驗,在訓練穿透力的時候採用了很多種方法,后來被我找到一種最形象最容易體會的方法,就是臆想法.當你拉杆的時候就如同拉一根充滿彈性的橡皮筋,但拉滿之后並不是飛快的把這根橡皮筋放開彈出,而是有一個逐漸加力的過程.當然,這個過程很短暫,但一定要有.之后迅速將力量迸發,小臂夾緊大臂,身體保持出杆狀態不要急於起身,這時候,你會感覺你的球杆已經深深的穿入母球裡面:)



了解到發力和穿透力的概念后接下來便是一個漫長枯燥的訓練和體會過程.這個過程有時很痛苦,有時很愉悅,需要的是持之以恆的毅力,平和積極的心態.需要的是真誠面對自己任何錯誤並改正它...

在完成本節內容的時候和大家分享一段話做為結束

\"所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對自己真誠,並且如黑夜跟隨白天那樣的肯定...\"

下一節我們將會順利晉級至斯諾克中級階段,包括一個優秀球手應具備的品質,意識,判斷能力和心理素質等.防守的概念,如何進攻,怎樣得分.線路的了解分析,塞的理解以及各種杆法的合理運用和具體的訓練實例等.那時,收獲高分的喜悅將會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

"No side is better than with side"
  Previous Topic Topic Next Topic  
 New Topic  Reply to Topic  Printer Friendly
Jump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