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克,從入門到精通 一
我是一個斯諾克超級愛好者,接觸斯諾克是在九八年,當時國內的球市非常火爆,可以說是斯諾克運動在中國的一個高峰期.原本是想成為一名職業球手的,可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放棄了這個理想,但我對斯諾克的喜愛從沒間斷過,偶然得知這個論壇,便立馬趕到,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和我一樣熱愛這項運動的朋友,論壇裡也有很多不錯的文章值得借鑒,看完后心裡有很多話想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也許這裡有很多球友打斯諾克時間比我早球技也比我狠,但苦於沒有時間或精力來這裡幫助指導一些入門乏術的新人,自己最近又恰巧無事,所以隻好代勞了:)
文中內容絕非教科書(順便說一句,中國的台球教科書超爛),純屬本人師父當初指點加上自己和眾多同門的心得體會整理而成.至於我師父是誰嘛,嘿嘿.保密.總之是中國斯諾克界的教父就對了.如對文中涉及的技術性說明持懷疑態度者,請一笑了之.
OK,時間不早了.閑話少說.這就開始.
第一篇? 當然是入門篇
斯諾克不同於九球,十六彩.因為台面范圍很大,球小,袋口緊,所以要求技術動作必須非常規范,隻有一個長期固定的規范動作才能保証自己在擊打每杆球時的質量.很多優秀的球手每一杆的技術含量都很高就是因為他們有一個良好穩固的姿勢.所以.入門篇的第一課就是------正確的姿勢.
看了論壇有篇講解姿勢的文章,琪琲熒P覺是想笑..淨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糾纏而沒有幾句對大家有幫助,我所講的姿勢為戴式姿勢.如果有人對戴維斯的姿勢不置可否的話請關閉瀏覽器或換台.由於沒有圖例配合,為了使我的講解盡量不那麼抽象,所以我將重要的部分劃為以下幾點.
1.腿部.(以下講解全以右手持杆為例)
腿部站立的姿勢非常重要,就象武俠小說裡描述的馬步一樣,有了一個穩固的下盤才能充分保証其他的技術細節.首先面向球台,雙腿分開約與肩寬,左腳微向前半步左膝自然彎曲(向前的距離通常是一個腳尖的位置),右腿直立.兩腳腳尖指向身體正前方(不要向左右撇開什麼四十五度左右,那種姿勢超惡,既不美觀也毫無科學根據.正確的姿勢趴出來是很帥的,再配上NB的球技,不要太拉風哦.嘿嘿).左腿彎曲程度根據個人身高而定.
2.腰腹胸部.(這三位是一體的)
彎腰使自己上身可以緊貼台面,左腰充分下塌.順勢將身體朝左上方扭動至與台邊夾角成四十五度左右.
3.手臂
左臂自然彎曲貼於台面(有很多人打球前臂是伸直的.亨德利年輕時候也是.不過近年已經彎曲了很多)盡量使自己左腋貼近台面,右肩完全立起,記住肩膀立起.右臂挑起,小臂自然下垂於地面成九十度.(參見本人某篇回復內容)
4.球杆
手腕放鬆垂直握杆,虎口中心與小臂成直線向下.身體趴好后下巴貼杆雙眼順出杆方向平視,杆頭指向母球越近越好,(什麼與主球相距6—10厘米左右聽都不要聽)而且每次運杆都要盡量運至距母球越近越好.有人會問,運那麼近碰到球怎麼辦,如果你后手是垂直地面且大臂固定這種情況不會出現.為什麼要把球杆貼那麼近的原因我想大家想一下就會明白,是為了更准確瞄點,擊點更精確.
總結:下盤要穩.右腳站立的位置在母球稍稍偏左一點.左臂要盡量貼緊台面,身體的支撐點是右腿而非左臂,右肩一定要充分立起.小臂與地面垂直.固定大臂,運杆時小臂鐘擺式前進並盡量使杆頭接近母球.擊點,球杆,后肘三點一線.
正確的姿勢是決定一個球手發展的重要因素,具體要注意的細節很多,加上本人編寫能力實在有限,所以肯定有遺漏的地方,如對以上所說有什麼不清楚請回貼說明.
由於時間的關系,今天隻能先寫到這裡,我會每天寫一部分用連載的形式來和大家共同討論.如果版主看到此文請幫忙將以后的系列排序方便大家閱讀,同時也希望能幫助到和我一樣喜歡斯諾克的朋友們.
下一節主要和球友分享正確的出杆,出杆容易發生的問題以及一些訓練出杆的方法,關於力量訓練和穿透力等方面的知識.
"No side is better than with side"
|
|